腾讯云推出元宇宙开发平台,与Ankr、Avalanche、Scroll 和 Sui 达成战略合作

腾讯云於今(22)日在首届全球 Web3 峰会中公布一系列区块链 API 服务的发展路线图,以及其全新的腾讯云 Metaverse-in-a-Box 产品,目的是为 Web3 构建者提供强大的技术基础,同时履行其成为 Web3 数位化推动者的承诺。
(前情提要:腾讯数位藏品平台|幻核宣布即日全面关停发行:基於核心战略考量 )
(背景补充:中国逾30个地区提出「元宇宙」政策文件,上海、河南由省级政府颁布 )

中国科技巨头腾讯推出的云端服务「腾讯云」於今(22)日在首届全球 Web3 峰会中宣布,承诺支持 Web3 生态系统的发展,并公布了一系列区块链 API 服务的发展路线图及其全新的腾讯云 Metaverse-in-a-Box 产品,为 Web3 构建者提供强大的技术基础,同时履行其成为 Web3 数位化推动者的承诺。

腾讯云国际资深副总裁 Poshu Yeung 表示,Web3 是网路的新迭代,它引入了「沉浸式融合」的概念,让实体经济和数位经济相遇并融合,他提到:

我们准备利用我们在游戏和影音领域多年的技术经验,为 Web3 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并与行业的合作夥伴创造更身临其境的体验并培育更好的 Web3 生态系统。

腾讯云资深副总裁 Poshu…

中国跃升世界前三发展市场 海外人才登陆吸金推向「海归潮时代」!

首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过了整整40年,怀抱着对世界的憧憬,最早的一波留学生也经历了40年的变化。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後的经济发展与快速崛起,深刻突显出中国政府大刀阔斧招揽贤才的举措,无疑是对海外留学的中国人才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2014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曾言:「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诉愿,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因此,希望广大的海外学子们秉持崇高理想,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

为此,一个强有力的号召激起了千万名海外华裔们对实现中国梦的激情,更接露出心声。本文将带你快速了解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与海外人才的回归。

image source:Pixabay

   中国经济发展增速,人才就业市场发展升温

适逢每年7月至9月是中国就业高峰季的来临,做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未来支柱,年轻人的动向广受关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每年皆有庞大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对中国城市建设及产业发展视为必要动力来源,因而造就出中国近年高速发展的成绩,而引发竞争市场的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为了加速中国经济建设发展,习近平在多次党会议中强调「爱才惜才」,因此中国聚焦「高精尖缺」等人才目标,致力於建立一套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大力吸引海外人才进驻中国,并解决回国人员与海外人才工作等相关问题,加快中国市场的全球竞争力与文化的融合。同时,受制於近年海外环境变动因素所形成的推力,加强了海外留学人才回中国的工作意识,以及内陆市场的拉力作用,引爆出新时代的海归浪潮,助推中国就业市场的升温。

   中国成为前三大求职市场,海外人才首选一线城市

根据中国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累计高达458.66万人,至2016年底已回归中国就业市场的人数将近有265万多人,其中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归人员更是多达近6千多人。

根据LinkedIn对会员数据进行统计调查,受访的海外华人心目中前三大求职市场以美国夺冠(59%),依次为中国(56%)、澳洲(54%),结果显示发展至今,中国已成为海外人才赴世界发展的三大市场之一,其中主要原因为—看好中国市场的行业发展和经济利好趋势,适合海外人才回归中国发展的舞台。

随着近年中国市场对海外人才的需求逐渐上升,就业机会也相对丰富且竞争,基於各地区城市的不同政策,吸引全方位海外人才回流,尤其对发达城市的城市化具有加速作用,更大力投入人才争夺。

在回归中国的海外华人中,发现多数人偏好於「北上深广」四大一线城市为主,其中以上海、北京、深圳等三地压倒性胜出;沿海一带以苏杭、南京等城市突出;中西部地区则以成都为中心发展城市,强力吸纳四面八方人才流入。

   第三产业快速崛起,金融与科技领域为海归首选

根据LinkedIn的人才数据调查发现,目前分布於海外市场的华裔所在行业中,以高等教育类位居冠军,其中涵盖了在校任职师资及出国留学生人数比例。除此之外,前五名行业以金融领域、资讯科技领域为华裔从业大宗。由此显示,金融服务与高新科技产业持续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受惠於自身培养的优势及能力,海归人才投入就业市场的选择机会也相对较多。随着中国近年高速发展,造就新兴产业与高科技产业如雨後春笋般出现,第三产业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也持续上升,根据LinkedIn数据显示2017年仍由金融业与高科技领域位居第一、第二名,凸显出海外人才就业方向逐渐聚焦於人工智慧、云端计算、区块链技术等高科技领域。

反观制造领域的人才就业数量却逐年下降,除了传统工业制造市场正面临市场转型升级的节点之外,加上近年大多数留学生的教育背景多以管理、金融相关专业为主,以及逐渐升温的电子工程领域、资讯工程领域等相关科系,导致就业考量多以相关专业为主,间接造成人才偏向特定专业领域流入。一方面表明了中国高科技、互联网等行业前景持续被海外人才看好,相比制造业具有更大吸引力;另一方面则表示,制造业相关企业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必须设法胜出并迎头赶上,同时继续扩大行业市场规模。

对企业而言,面对市场快速变动,为迎头赶上世界趋势,必须大力投入全球人才争夺战中。随着中国已成为世界前三大发展市场,吸引大批海外人才回归中国就业,未来将正式进入「海归潮时代」,同时也代表有更多机遇和未知挑战等待着海归人才。

🔷全球时事变化莫测,火速追踪大数聚FB,给你不一样的角度观点🔷

http://bit.ly/2KgJFC7…

蔚来纽约、香港和新加坡三地挂牌上市,借助新加坡积极布局web3.0

5月20日,蔚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并开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依旧是「NIO」。至此,蔚来成为了全球首个在纽约、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车企,也是在这三地同时上市的第一家中国公司。

蔚来创办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公司在新加坡的上市对蔚来全球业务发展计划意义重大。我们也将藉助新加坡的国际经济与科技中心的优势,与新加坡本地科研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在新加坡建立人工智慧与自动驾驶研发中心。」

对於2018年在美国上市,又在今年进入「预摘牌」名单的蔚来而言,新加坡上市是继今年3月其在香港二次上市之後的双保险。而像李斌所说,将在「狮城」建立人工智慧与自动驾驶研发中心的布局,虎嗅认为这倒是值得关注的一项行动。

熟悉又陌生的新加坡交易所

对於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来说,过去的一个月可谓跌宕起伏。5月初,美国证监会将蔚来列入「预摘牌」名单,该名单前後加入的中概股数量已经上升至超过100家,其中23家已经进入了「确定摘牌」名单。

根据美国国会2021年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被列入「确定摘牌名单」的公司要在三年内提交SEC需要的文件。如果「确定摘牌名单」中的公司没有提交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SEC 要求,将会在披露2023年年报後(即2024年初)面临退市风险。

对此,包括京东、百度、小鹏、理想、蔚来等企业已经先後在香港完成了二次上市,完成了後路的布局。其他个别几家没上市的,基本已经在走流程。而在香港上市後又布局新加坡资本市场的,蔚来还是头一个。

对此,凯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研究院院长由天宇对虎嗅表示,在他看来,蔚来选择新加坡的原因更多是在基於资本风险之上,补充外围融资管道的考虑。

毕竟,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在全球影响力和金融业领先性上超过新加坡。在上市公司体量、资金规模和业务开展方面,新加坡交易所承载的更多是本地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公司。事实上,新交所近年来在新股发行上并不活跃,东南亚本地的一些明星公司和科技企业,也更会优先考虑在美国和香港上市。毕竟,港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为6万亿美元,是新加坡交易所的近10倍。

不过,虽然新加坡资本市场对於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稍显陌生,但其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却为不少中国投资机构乃至散户广为人知,事实上这也是新加坡资本市场的最大特色。

「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富时中国A50指数』,以及其衍生的’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是国际乃至中国投资者观察以及投资A股的重要手段。」由天宇对虎嗅说道。该指数由富时罗素指数公司编制,包含了A股市场中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比如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它的出台是为了方便国外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也是全球重要的对冲A股市场风险的工具。

事实上,新加坡资本市场与中中国地、香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期,也有一些资金从後两地流入新加坡。

不过对於蔚来这样的多地上市公司而言,股票的定价还是会依照主要上市地,即交易量最大的地方为准。「境外挂牌的公司,尤其是香港和新加坡当地货币都是与美国自由兑换,因此价格一般统一,差值非常小。」

由天宇对虎嗅表示,「不过新加坡交易所可以为蔚来接下来依靠发债融资提供便利。毕竟这是新加坡第一家上市的电动汽车企业,东南亚的银行与投资机构很可能会对其感兴趣」。

借助新加坡,蔚来布局web 3.0?

尽管新加坡领土面积仅有728.6平方公里,略小於北京市海淀区与朝阳区的总和,但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的三分之一,将亚太总部选址於此。目前,字节跳动已经将亚太总部布局在新加坡,阿里巴巴和腾讯也都有大量东南亚乃至全球业务依托此地开展。

同时,新加坡对於高端人才的引进一向不遗余力,尤其是在人工智慧领域。2019年11月,新加坡立下一项为期11 年的国家级的人工智慧战略,政府拨款5亿新元,计划将在2030 年之前,通过五项人工智慧计划实现升级国家基础设施的目的。其实早在2017年5月,《新加坡人工智慧战略》(AI Singapore)就已经发布。

根据美国云端软体巷公司Salesforce公布第二份亚太人工智慧准备程度指数(Asia Pacific AI Readiness Index)报告,新加坡以65.7分领先其他10个亚太国家和地区。

因此,蔚来在新加坡建立人工智慧和自动驾驶研发中心的活动就显得顺理成章。更重要的是,新加坡与北京一样同处於东八区,没有时差。且英语和汉语都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更低的文化门槛,有利於蔚来员工们协同办公。

不过对於蔚来而言,新加坡的汽车工业和市场并没有太大帮助。毕竟虽然拥有良好的基础建设和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计划,但该国截至2021年的机动车保有量仅为不到100万辆。

实际上,新加坡一辆车的「拥车证」(可以理解为购车指标)价格超过4万新元。更重要的是,这张拥车证的有效期仅为10年,到期後车主只能按照新的市场价「续签」,否职只能将其报废或迁往马兰西亚上牌。而在电力基础设施更加薄弱,消费能力远不如新加坡乃至中国的东南亚市场,平均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蔚来纯电动车究竟能卖出去几辆尚属未知。

但相比较人才和市场,新加坡在web 3.0方面的建树似乎更值得关注。目前,高调宣布All in元宇宙的Facebook母公司Meta已经在新加坡建立了其亚洲数据中心。同时,许多中国web 3.0人才选择来到新加坡创业,以获得更好的政策及监管环境。对於在2021年底发布了VR、AR设备的蔚来而言,布局web 3.0倒是一个顺理成章的选择。

写在最後

在中国如今的疫情防控措施下,包括蔚来在内的中国一众车企,日子并不好过。事实上,通过这次新加坡上市的祝贺影片可以看出,包括李斌在内,蔚来位於上海的众多员工和高管依旧隔离在家。

在市场表现方面,今年1—4月,蔚来汽车累计交付30842辆新车,落後於理想和小鹏汽车。此外,财报显示,2021年,蔚来实现营业收入361.4亿元,其中,整车收入为331.7亿元,同时净亏损为40.2亿元,同比下降24.3%。

对於蔚来而言,新加坡上市可能只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小小的注脚。漫长的险途,依旧等待着这家中国造车新势力。

本文授权转载自:虎嗅网…

中国下达加密货币禁令!当地矿工如何使出浑身解数继续偷偷「挖矿」?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邵元婷

当全世界都在疯加密货币时,中国不仅率先宣布将比特币、乙太币等加密货币列为非法金融行动,甚至大动作下令禁止人民私下加密挖矿,但其实中国仍有一部分的地下矿工正在偷偷开采比特币。

尽管北京多次警告并发布采矿禁令,但据 CNBC 指出,全球有多达 20% 的比特币矿工仍留在中国。且根据中国网路安全公司 360 政企安全的数据显示,地下加密采矿在中国似乎相当活跃,每天平均有 109,000 个活跃的加密挖掘 IP 地址,大多分布於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省。

中国当局认为,加密货币不仅在交易过程中风险较高,可能会影响经济社会;另外挖矿过程不仅耗费大量能源,碳排放量也高,对於环境相当不友善,若持续发展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不良影响。

中国政府对於打击非法矿工,也开始有了更进一步的整治行动,例如要求地方官员进行检查、筛选非法采矿活动的 IP 地址、突袭非法地下加密矿场等等,也让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一波震荡。

Image Source:unsplash

中型矿场损失最严重

CNBC 也采访了中国非法挖矿的几名矿工,有些人选择将他们挖矿的设备送到哈萨克、美国或其他电价较低国家;而较大型的矿场就乾脆直接将所有设备留在国内,就这样什麽也不带走地离开。

小型矿场较易透过不同的方式躲过审查,例如将矿场再分散成更小的单位,或是使用当地未连接到电网的能源发电机组。

而最惨的大概就属中型矿工了,他们的规模既无法靠设备换取损失,又因为稍具规模而无法继续偷挖矿,因此可以说是损伤最惨的一群人。

矿工如何躲避审查?

这些矿工大多会将自己的矿场分散到多个不同的地方,并且藉由绕过电表或是透过当地的小型水坝这类未连接到电网中的能源发电机组来获取电力。

不过当雨季结束、水坝开始乾涸後,这些矿工该何去何从?

在禁令颁布以前,这些矿工会将设备用卡车运到新疆或内蒙古,利用燃煤电厂产生的电力继续挖矿。但现在这两个地区都已不再开放,也因此越来越多矿工想将矿场迁到其他更稳定的国家。

Image Source:unsplash

瑞典也呼吁欧洲应限制比特币挖矿

中国打击国内矿场後,大量矿工开始往各国外移,而电价税收十分优惠,又有充足再生能源的北欧地区就成为了许多人的目标之一。

而瑞典的金管会会长 Erik Thedéen 和环保局局长 Björn Rising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