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sh – One Tap Video 采 AI 人工智慧技术,最懒人的影片剪辑 App,一键轻松完成

App Store 现在虽然有不少好用的影片剪辑工具,但对於不太懂科技或手机的人来说,要手上有一定难度,必须了解每个功能的作用,像是怎麽样插入影片片段、加入文字、选择配乐等等。而这篇要介绍的 Trash – One Tap Video,就是一款超懒人的影片剪辑 App,采用 AI 人工智慧技术,你需要做的事情,就只是选择想要组合的影片片段,剩下的一切,都由 AI 来帮你完成,目前只有 iOS 版。

Trash – One Tap Video 介绍

Trash 目前只有英文介面,不过使用很简单,下面会快速说明给你看。首次打开会有简易介绍,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一下:

这款严格来说是一个 AI 影片剪辑 + 影片社群平台的 App ,剪辑後的影片会自动分享到你的个人页面,供其他人欣赏,当然,你不想分享也能删掉。按下方的 + 来选择影片片段,首次使用须授权取用照片,点选 Enable Camera Roll:

选择好影片片段後,就会开始 AI 辨识处理与剪辑,基本上几十秒就完成:

接着画面就会显示剪辑後的效果,也有配乐。如果你不喜欢这次的剪辑,点选 TRASH …

AI 婚配不稀奇,不过日本政府现在想靠它解决少子化问题

日本面临晚婚、未婚、少子化所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目前为全球数一数二低生育率的国家),现在也不得不寻求更有变化的解决方法。不仅编列了高达 20 亿日元的预算,还确认将会透过 AI 人工智慧来帮忙进行更好的婚姻交友配对。继续阅读 AI 婚配不稀奇,不过日本政府现在想靠它解决少子化问题报导内文。

▲图片来源:AILL

AI 婚配不稀奇,不过日本政府现在想靠它解决少子化问题

▲图片来源:AILL

认真说,由政府主导的婚姻配对其实某方面来讲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是透过政府补助可以降低费用提升诱因,个人觉得更大的重点是在於个资还有公平性方面,应该也会比较有保障 — 毕竟是政府啊。据报为了对应少子化的问题,日本其实早以在地方县市提供政府的婚姻介绍服务;後续则是有 10 多个县市确认导入人工智慧配对服务「AILL」(爱唷?)。而由於 AILL 在 2019 年已顺利促成 21 对佳侣,日本政府最近则是决议要投入更多资源提供这样的婚配服务。

相对於传统婚配,AILL 可在年收入、年龄等客观基本条件外,透过问券等方式加入嗜好价值观等参考因素,让 AI 在不完全以基本条件为准的比对逻辑下,找出可能有好感的彼此 — 也就是尽管年收入与学历等条件可能不符,仍可找到达到相配的对象。诶… 这好像也可以解读为希望提升成功率啦,就看大家相不相信这位 AI 了。

▲图片来源:Asahi Broadcasting Group

讲起来,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也没什麽不好吧?再加上政府也相对较为可靠可信(应该会更乐意给更多资料增加准确度?)及更便宜的费用,如果後续施行的效果不错,应该也可以让台湾做个参考?怎麽讲,应该也比日剧《Marry Me!》中因为尼特保护法而走到强制结婚要好吧 — 但日剧女主角太美好像也让人有莫名的憧憬。

引用来源

Nvidia Canvas 让涂鸦变成栩栩如生的照片,免费测试版开放下载

在过去我们看过很多 AI 相关的延伸应用软体,但还没有看过一款能够像近日刚推出的 Nvidia Canvas 一样,将创作者的信笔涂鸦、画作直接转换成有如实景照片的类型。运用 AI 快速处理背景创作或加速厘清概念,让创作者有更多时间将脑海中的创意灵感具象化。

Nvidia Canvas 让涂鸦变成栩栩如生的照片,免费测试版开放下载

Nvidia Canvas 属於 Nvidia Studio 创作工具中的一部分,现在推出了一个免费测试版本,让 RTX 系列显卡用户都能使用这套名为「GauGAN」的即时绘图工具。透过深度学习模型,它可以使创作者在电脑上有如使用画笔般涂抹绘画,并且在 AI 的运作下将笔触转化成图像,把简略的草稿变成细腻逼真的场景,瞬间将你的信笔涂鸦变成唯美风景图。

创作过程中,你可以用内建的笔刷工具简单地勾勒出线条与形状,例如云朵、海洋等,接着 AI 模型会马上运算并呈现出让人惊叹的影像来。在绘画过程中,你还可以看到有如真实场景摄影般的即时显示对照,无需等待、汇出转换档案,直接在萤幕上即时查看目前的设计并且随时进行调整。不仅是大范围的景象,在细节部分也非常有看头,举例来说,如果你画了一池湖水,旁边另外画的树木、岩石都会在水面上产生倒影。

在 Nvidia Canvas 里面总共有 10 种风格可供选用,其中包含修改画作外观和感觉,其中还有包含山脉、天空、河流、岩石等 15 种不同的素材,还支援分开图层作画,以确保元素相互分离,有助於後续修改或添补。Nvidia Canvas 还支援风格过滤功能,让成像更符合创作者的风格与想法,使其更个性化、更与众不同。你的作品还可以存成 PSD 档案,并且导入 Photoshop 中进行後续编修或是与其他作品搭配运用。

技术原理方面,Nvidia Canvas …

最佳 ChatGPT VPN 推荐清单!2023 最新,无论人在哪都能使用,速度快且安全

ChatGPT 的强大之处相信不少人都体验过,可以帮助生活和工作很多地方,只不过也因为太厉害,很多东西都没限制,现在一些会控管网路的国家,也开始阻挡 ChatGPT 网站,没办法使用,这时就需要透过 ChatGPT VPN 来解决这个限制,不过并不是每一款 VPN 都适合,这篇就整理我长期使用最推荐的几款,让你不用担心选错。

目录 为何 VPN 可以解除 ChatGPT 的国家限制?

ChatGPT 本身并没有阻挡任何一个国家用户,但如果你所在国家 / 地区上 ChatGPT 时,打不开或显示无法使用,那就代表你的国家有阻挡,像埃及就是其中之一,这时你就必须透过 VPN 来解除这个限制。

VPN 可以隐藏和加密你的网路流量,让 ISP、国家不知道你在网路上干嘛,进而绕过国家的限制,同时 VPN 也会隐藏你的真实 IP,可用在解除受地区限制的内容。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 VPN 都能做到一点,免费和一些劣质的 VPN 服务,是无法绕过国家侦测的,很容易被发现你在用 VPN,只有挑选最好、网路上评价很高的 VPN,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当然,一切都要实测过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麽好,这篇推荐的几款 VPN 都是我长期使用,品质部分你可以完全放心,而且这几个都有提供退款保证,意味着购买之後只要在期限内,有任何不满意地方,都可以申请退款把钱拿回来,完全无风险,也可以看成免费试用期。

选择 …

假新闻疯传陆网警方辟谣:聊天机器人编造,外媒专栏作家认为中国未来恐涌现山寨ChatGPT

(中央社)一则「浙江省杭州市政府3月1号取消机动车依尾号限行」的新闻稿16日在中国网路疯传,杭州警方今(17)日指消息不实,已介入调查。据中国媒体报导,这是使用当红的聊天机器人编造的假新闻。

中国《澎湃新闻》今天报导,因学校放假等因素,去年12月21日起,杭州全市交通流量明显下降,延误指数逐日递减,交通尖峰期行车时速变快,暂停错峰行车措施。

如今错峰暂停已近两个月,不少杭州市争相询问,限行令是否会调整,因此网路疯传「浙江省杭州市政府3月1号取消机动车依尾号限行」的新闻稿引发关注。

不过《浙江之声》报导,16日下午杭州市若干民众讨论近来当红的ChatGPT,有人开玩笑使用这个聊天机器人软体完稿杭州取消限行的假新闻,甚至直播使用ChatGPT的写稿过程并发文。

不明就里的网友立即截图转发,导致假新闻到处流窜,闯祸的民众随即发讯道歉,还说3月1日取消机动车尾号限行的截图不是从官方得知,全是ChatGPT拟具自动生成的新闻稿被转发而误导大众。

另据《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报导,ChatGPT全球爆红,高度审查网路讯息的中国,出现疑似山寨版,提供「尊重国情」的答案,如被问到1989年6月4日北京发生什麽事,回答是「敏感词汇无法处理」。

外媒指出:中国恐涌现山寨聊天机器人

(中央社)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全球爆红,在高度审查网路讯息的中国,出现疑似山寨版,提供尊重国情的答案,如被问到1989年6月4日北京发生什麽事,回答是敏感词汇无法处理。

《纽约时报》专栏文章作者詹涓表示,一名四川朋友对她说,ChatGPT进中国後居然会「尊重国情」,在类似ChatGPT的使用界面上,对於「1989年6月4日在中国北京发生了什麽」这个问题,回答是「你发送的内容可能有敏感词汇,系统无法处理」。

另一个问题「如何评价中国的新冠清零政策」,回答十分积极正面。但身处海外的詹涓在ChatGPT网站上问了同样问题,得到的回答却完全不同。

詹涓研究发现,这个「尊重中国国情」的机器人可能是山寨版,在中国社群平台微信上提供付费服务,虽然标志形状跟ChatGPT一样,但颜色不同,注册公司看来跟开发ChatGPT的OpenAI没关系。类似的机器人在微信上还有很多。

文章指出,最近ChatGPT在中国爆红,过去30天ChatGPT这一关键词的微信「指数趋势」增长逾百倍,即反映微信上受欢迎程度的指标。

文章指出,中国用户目前很难使用ChatGPT,这可能一定程度上助长山寨版涌现,商家可趁机赚一笔;而在美中全面竞争升温之际,这类人工智慧产品显示出巨大潜力,中国希望研发类似ChatGPT的本土产品。

有消息指出,中国的网路巨贾包括百度、阿里巴巴、京东和腾讯都希望推出自家品牌的人工智慧聊天机器人。

不过,科技企业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在中国的敏感词数不胜数且不断增长,万一有点闪失,犯了忌讳的机器人连带其平台会不会也被封禁?另一方面,中国是不是也能利用人工智慧制造和传播类似「清零政策就是好」的吹捧讯息?

中国的科技业者过去2年遭到中国监管机构严密审查,「他们有多大的动力开发存在政治风险的产品,这些工具又能带来多大的改变?」

文章又指出,像ChatGPT的人工智慧对晶片有更高的要求,但美国与盟友达成协议,限制对中国的晶片技术出口,也可能会令中国的人工智慧发展受阻。

新闻来源

  • 聊天机器人发假新闻 谎称杭州解除限行令(中央社)
  • 纽时:中国疑似山寨版ChatGPT 答案尊重国情(中央社)

AI创作时代来临,写作、说话、画图、做影片样样行——职场「大风吹」,人类坐哪里?

文:Crystal(创新拿铁)

2022年末,网路上最受讨论的,是一只聊天机器人—「ChatGPT」。由美国人工智慧研究机构「OpenAI」发表,短短两周内吸引了上百万人使用。专家认为「ChatGPT」的出现,跟智慧型手机、网际网路的出现一样,将根深蒂固地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

「ChatGPT」的「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技术,让任何人都可以用简单的自然对话(而非程式语言),指挥AI创作各种内容。

什麽是「生成式AI」?如何爆红?目前有哪些应用?而人类在AI创作时代如何「另谋高就」?

这篇文章的首图是我用AI绘图工具「Stable Diffusion」完成的,而文字是由我和「ChatGPT」一起完成。猜得出哪些是AI写的?哪些是真人写的吗?谜底在文章最後揭晓。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发展历程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是指让「机器学习模型」研究类似作品的数据,然後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作品,可以是文字、图像、音讯档、影片、程式码、甚至建筑设计。

过去七年,Google、Meta等科技巨头、以及微软投资的OpenAI,都在打造Generative AI的「语言模型」(Language Model)。这三家先驱者用大量电脑运算能力和数据「训练」这些「语言模型」,让它们能自己创作内容。训练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

A. 萌芽期(2015年之前):

只有小型模型。这些模型在「数据分析」上表现出色,如预测外送抵达时间、诈骗讯息分类……等。但在模仿人类语言的「内容创作」上并不及格,无法像真人一般写作、写程式、画图。

B. 突破期(2015年至2022年):

2017年,Google Research 发表「Transformer模型」,是自然语言运算(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领域的里程碑。Transformer模型需要被训练的时间比以往少,产出的品质却大幅提高,并且容易针对各应用领域的需求客制化。(详细可参考维基百科之介绍)

如Google开发出BERT、LaMDA。Meta开发的OPT-175B、BlenderBot。微软投资的OpenAI开发出GPT-3(用於文字)、DALL-E2(用於绘图)、Whisper(用於语音辨识)。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为什麽都是富可敌国的大公司?因为训练这些模型的成本很高。

例如,GPT-3最初在45TB的数据上进行训练、运用了高达1750亿个参数来预测结果,单次训练就要1200万美元。中国的悟道预训练模型,则使用了1.75兆个参数进行训练,动员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资源。

2015年到2020年之间,训练这些模型的计算量增加了六个数量级,使得这些模型能够以近乎、甚至超越人类的水平,来执行任务。

只不过在这个阶段,这些模型并未进入大众视野。因为他们需要庞大资源才能运转,成本也还没降低到可以供大众在云端使用。

C. 业界落地期(2022年~):

随着电脑运算成本降低、新技术如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出现,训练和营运行逐渐降低。Google等公司陆续公开这些模型,让开发者可以试用。

当核心的生成模型被训练出来後,不用太大量的数据,就可依据各领域进行客制化调整。於是Google开发的BERT便有专注生医领域的模型BioBERT、法律领域的模型Legal-BERT。这让很多专业人士也开始试用。

然後在2022年,生成式AI在一般大众之间爆红。

文字影音等多种内容,AI都可以做得比人更好

让 AI 自动生成文章、程式、图片!一文看懂自然语言处理(NLP)是什麽?

身在大数据时代洪流中,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的大数据处理能力进步日渐可见。原先,人们都认为人工智慧仅能进行数据处理、至多依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判断的工作,然而,近几年发展出的「自然语言处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技术,开始让人工智慧能够执行创造类型的工作,例如写文章、创作图像、甚至是程式撰写。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是让电脑能根据人类的自然语言接收指示并进行工作,而不像传统的电脑程式语言,必须利用电脑熟悉的语言才能跟电脑沟通。自然语言处理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例如手机中的语音处理帮手 (Siri, Google 助理) 就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的一种。而近期让 NLP 又变得引人注目的原因,是 OpenAI 开发的 GPT-3。

GPT-3 跟其他的自然语言处理 AI 相比起来,特殊的部分是它可以一次处理大量的语言文字,常见的语音助理通常是接收到一句指示或问题後进行工作或回答,而 GPT-3 则可以一次建立出如同文章一般大量的文字及利用程式撰写成一个小型游戏。

有了好的基底,上层的建筑才能盖得又好又稳

狭义来说,GPT-3 并不算应用型的人工智慧,而是人工智慧的「基底模组」,只要对自然语言处理 AI 开发有兴趣的开发员都能利用 GPT-3 进行更进阶的发展。

例如 OpenAI 的 DALL E-2 以 GPT-3 为模组,建立出可以根据自然语言创作图像的能力;另一个旧金山的公司 …